- ·上一篇文章:备考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七十一)
- ·下一篇文章:备考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六十九)
备考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七十)
“不自证其罪”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只是,法律并非天生,而是不断针对社会发展和违法犯罪新特点,经由立法机关在集纳民智后,形成的契合当时社会和法治共识的制度产物。
因为任何制度都难免有滞后性,都带有“阶段性”印迹。法律制度当然也难以例外,哪怕是作为基准的上位法,乃至一国之根本大法,都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修订完善,以契合时代最新需求。那么,作为程序法的刑事诉讼法,自然更是如此了。
现行刑诉法是1979年制定的,1996年曾大修过一次,现在它又迎来第二次大修。近日,全国会将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据参与草案修改论证的专家透露,草案将增加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近亲属可拒绝作证、确保辩护权落实及允许反腐部门使用技术侦查手段等条文。
据悉,此次修订的将超过刑诉法条文的1/4。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毕竟两次大修之间的这15年,是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的巨变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在法律上都应有所体现。
而从此次被高度关注的修订亮点看,刑诉法正以更加开放与文明的姿态同世界接轨。长期以来被诟病的某些“制度性痼疾”,比如超期羁押、律师辩护难、刑讯逼供等等,近年陆续得到司法界的重视,从立法到司法操作实务层面,都予以了积极回应。
比如,1996年刑诉法大修之际,届时中国业已批准了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可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没有在那次修订中直接体现。以致近年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透出的“疑罪从有”,审讯逼供等“魔鬼细节”,频频闪现。鉴于此,“两院三部”颁布了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证据双规”,以推动司法界在废除刑讯逼供、坚持“无罪推定”、保证嫌犯“沉默权”等方面,尽快达成共识,修复某些个案造成的司法威信受损。
而这次,又进一步以“禁强迫自证其罪”、“近亲属可拒作证”、“确保辩护权落实”等条文,来强化这一共识。“禁自证其罪”就是保障被告人的“沉默权”,这是保证程序正义的起点,也应是刑诉法这部程序法的底线。
而“近亲可拒作证”承续着传统文化中的“亲亲相隐”,是对法律理性和家庭伦理、社会伦常、人文色彩的兼顾。如果家庭亲情这一基本伦理细胞都不能保全,那么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的长治久安不免成镜花水月。“确保辩护权落实”则是对以往控辩失衡状况的一个纠偏。
而“可用监听手段”这一条,自然也符合国际惯例,只是在监控窃听时,必须把握好“度”。可参照外国经验,对监控范围、期限、适用条件、具体程序、监控资料的使用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立法,不能让被监控者的法律救济处于模糊空白的尴尬境地。
另外,也有法律学者担心近些年社会在“保护被告人权利”方面的关注大过了对被害人权益的关切,有点儿矫枉过正。比如很多影响性诉讼中,被害人最终并未得到应有的救济和补偿。国家补偿与刑诉法如何衔接,让被害人和被告人的权利得到同等关注,也是刑诉法修订必须承载的一个命题。只有上述细节,都在修订以及司法实践中完全落实,刑诉法以及整个法律体系所承载的法治正义,才能不留死角普照大地!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