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理解语言含义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什么是语义理解)
- ·下一篇文章:选对方法很重要的名言(双色球算法必中六红,选对方法)
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及规定(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详细)
科举制度是自隋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一直采取的人才选拔制度,历经近1300年。由于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了各类涉及古代历史的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在此,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梳理科举制度创立以来的变革,分析其中的考点,为各位备考助力。
科举制度的创立,起源于隋朝。汉代时常用的制度为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由于其过于主观、易被世家把持等缺陷,为隋代统治者摒弃,开始采用相对更加公正、有效率的科举制度——公开考试的办法为国家选拔人才。
在唐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更加完善,出现了两个新制度:武举和殿试。唐代最有名的武状元便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他也曾两度担任宰相,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的人。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到了宋代,为了更好的保障考试的公平性,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法和誊录法。糊名即将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以保证阅卷人不能识别本考卷的考生。后来,由于糊名后还可以认识字画,又出现了誊录法——将考卷的内容进行誊录,这样考官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明代时,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禁锢读书人的思想,统治者将考试的内容严格的限制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同时,考试主要考八股文。这时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三级考试: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三年一次,又叫乡闱或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若为乡试第一,则称为解元。会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或春闱。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最后的殿试中,所有的贡士经过皇帝的考核后重新安排名次,一甲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如果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均取得了第一名,既是解元、又是会元、状元,那么可被称为“连中三元”,这在整个科举考试的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到了清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到了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科举制度到此发展到了终点。
【例1】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管理的一种制度。假如古代某位考生在参加科举考试中获得“解元”,即该级考试第一名,那么,他之后通常应参加的更高一级考试是( )。
A.乡试
B.殿试
C.会试
D.童试
【答案】C
【解析】解元是乡试的第一名,按照乡试——会试——殿试的三级考试模式,该名考生应该参加的下一次考试是会试。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做不完(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测试) 作者:admin
“专家言论的作用是什么啊?答得不怎么样。”来自从化的考生张某一出考场就向朋友打电话诉苦。昨日(9月23日),2006年下半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在12个考点进行,多数考生反映,行政能力测试部分的考试时间稍显紧张,仅完成八成左右,而题目
第2篇 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解读(物权法第24条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正确理解《物权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所有权变动是民法领域的重点知识。一般题目中涉及到众多当事人之间有签订买卖合
第3篇 演示肥皂水刷手法的全过程(肥皂水刷手法的操作步骤) 作者:admin
2020医疗招聘考试火热开启,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考,卫生人才网为大家准备了2020医疗招聘面试资料,本篇主要介绍面试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预祝各位考生旗开得胜。欢迎关注卫生人才网,获取更多考试资料。临床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实操征文面试,是测查和评价人员能力素质的一种考试活动。是一种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考官对考生的面对面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考生的知识
第4篇 行测数量关系在演绎推理中的妙用有哪些(数量关系推理题) 作者:admin
演绎推理是行测备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但是同学们在做演绎推理题目时最大的问题在于速度慢,往往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才能把题目做出来。因此,提升做题速度便成为备考的重点。假言命题综合推理和朴素逻辑是演绎推理中较为耗时的题目,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如果题目是“从整体中挑选符合条件的因素”类型的题目
第5篇 2019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2019湖南公务员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作者:admin
对于大部分准备行测的同学来说,资料分析总会遇到一个瓶颈期,而且很多人一直处于这个瓶颈期无法突破,即准确率一般在80%左右,也就是说20个题能对16个左右,做题时间基本上会在30-40分钟之间。这对于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