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考研

    考研数学135分难吗(考研数学怎么考130)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05:30:34

    数学是我复习时间最长的科目,也是我最有信心的科目。对于研究生数学,我认为有两点是最重要的,一是总结,二是动手。

    数学是考研最容易拉开分数差距的科目,而且会很大。因此,如果你能在数学上取得高分那就太好了。我来告诉你考研如何考到135。请抓紧时间学习吧。

    自从复习数学以来,我每天早上8:00到11:30都会复习数学。它从未改变过,我的双手也从未停止过。我一直在写、算,这样我才能熟练掌握常规题型和基础题型。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方法并写出步骤。至于总结,很多人不知道总结什么,如何总结做题的方法或思路。我认为没有必要在一本笔记本上列出某一章节的所有题型,然后总结各自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当我第二次遇到同类型的题时,我会认为是同类型的题,然后我会在问题旁边用我自己的话简单总结一下做的方法的问题。采取几个步骤来思考。

    当然主要是指教材,然后配合天道考研网校课程。因为毕竟前期一直以教材为主。然后用方框把总结句框起来,这样第二次复习的时候就一目了然了。而且当我第三次或更多次遇到相同的题型时,我会思考我总结的方法以及如何做,而不是看解决上一题的步骤。这样,就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一般来说,只要做好总结,勤于练习,后期进行严格的模拟,就相当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有了实际的练习,那么考研数学就不会有大问题了。接下来说一下我的数学复习经历。

    我从二月份开始复习数学。我刚刚开始阅读四本教科书。按照高等数学、线生成、概率的顺序,高等数学教材看了两遍,线生成和概率教材看了一遍。总共花了3个月的时间。具体方法是:先看高等数学教材,然后做课后练习。因为高等数学课本上的课后习题很多,而且很多小题都是千篇一律做的,所以我的做法是只做一半的小题(单题)。个或偶数),基本上所有的大问题都得到了解答。做题的时候,我一步步写下了每道题的步骤。每做完一节,我就拿一本《高等数学课后答案》来核对答案。我建议你也找一本答案书并拥有它。有的是详细分析的,有的是总结的,有的还有一些计算技巧,包括中间的一些实用的整合技巧,这些在前期是非常有利的。

    对于你做错或不明白的问题,只需阅读答案并自己再试一次即可。线生成和概率教材也是如此,不过课后题我基本都做完了。因为同济版的线代和浙大版的概率都很好,所以最好都做一遍。还找一本带分析的答题书,完成答案,并简单总结一下。其实做课后题的主要目的就是熟悉知识点。

    读完4本教材后,我于4月28日开始了二里复习。本次全书审稿至9月30日已完成。这5个月里,我把整本数一书都做了两遍(数一的内容很多,如果数二的话,我可以数三遍)。第一遍时间太长,直到8月14日才完成。因为期间要上的课很多,还有各种琐事,所以浪费了很多时间。直到暑假中旬,我才完成了整本书。当时我觉得时间很紧,但又无能为力。 《第一》的内容确实很多,所以我必须保持冷静。

    当你第一次读整本书时,有很多东西你不知道。这个是正常的。重要的是用不同的符号来勾勒出你根本不知道的事情和误判的地方,这样你第二次看整本书的时候就会更有信心。具体来说,第一遍我几乎把每一道题都标注了,但有的计算错误,有的分不清。

    如果你对第一遍(即各类解题方法)有什么感悟,也可以在书旁总结一下。不要错过这期间的每一个问题。首先,因为数学1涵盖的话题比较广泛,所以基本上是可以通过的。其次,因为一开始就需要全面复习,不能存侥幸心理,否则到了后期你会发现问题很多。如果你无法开始,那么再想弥补就来不及了。只有当你一一做了之后(这里我是说你自己做了,把答案给掩盖了,而不是看答案就明白了,真的不再看答案了),你才会感到踏实、踏实。

    8月14日读完书的第一遍后,我立即开始了第二遍。这次我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前面的极限题我基本上有了一个思考方法。我还是一一把我勾画的问题的答案都覆盖了。一一做,写下整个操作过程。这次我必须总结一些东西,而且是我刻意总结一些东西。我总结的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当你遇到……的时候,你应该想到……”、“……方法经常被使用,你应该有这样的思维”。结果后来做真题的时候,发现我总结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那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从暑假中期到开学,我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处于最好的状态,充满了动力。我按照自己的方法完成了整本书,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第二次完成了。那时我感觉很踏实、很踏实,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是我自己解决的。我只有实在不会的时候才看答案,然后自己做。再写一次。

    当然,第二遍之后还有很多事情我做不到,尤其是中值定理的证明和积分的物理应用等领域。但我并没有放弃这些部分,因为我之前在书义也参加过物理应用考试。由于当时任务还比较多,所以打算等真题做完之后,再重点关注这几个部分。事实证明,只有剩下的中值定理证明题存在一些小问题,因为这方面变量太多,总结出来的东西很难用。但是,您必须了解本内容中的常规题型和常规题型。

    第二遍做全书的同时,我也开始做《基础过关660题》。从8月14日开始,我每晚做3个小时,每天做40题,总共20多天,主要是暑假的那十天。 800个问题真的很多。我每天真的很累。我晚上必须做3个多小时的数学。每天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了。我必须得到正确的答案。有很多错误的答案,我也很心疼。打吧,稍后看分析,适当重做。不过我觉得选择题还是不错的,填空题大部分都比较难。建议高等数学的学生只做选择题,线生成和概率都做。

    完成后,我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线生成和概率的技术题很多,收获很大。在此期间,你还应该清楚地标记出你不知道的内容和你计算错误的内容。从暑假中期到开学,我白天看数学书和英语,晚上做660题。当时真的很累,但是那种充实的感觉也很激励。另外建议不要太早做660题,否则意义不大。做这件事之前至少要通读整本书。如果你实在没有时间,就不必写这本书。

    数学真题是最重要的。不要浪费它们。至少做两次。第一次是严格模拟,第二次是根据李永乐对前面考试后半部分题目的讲解。 10月3号开始做真题,连续两天,第一天模拟,第二天总结答错题。到11月初,模拟1999年至2011年的真题,最后两年留作期末模拟。这一个月的模拟真题,是我考研期间过得最好、最享受的一个月。并不是因为我模拟成绩好(真考成绩最高140多,最低100+,平均110到120之间),与网上一些高手收费140相差甚远+ 每套,但是能做题、知道套路的感觉让我觉得问题不大,因为每次都有很多粗心的计算。

    第一次做2014年的题,得了130+。虽然距离网上的140位高手还有很大差距,但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有信心继续做下去。虽然后来有一些人模拟成绩很差,能达到130次以上的次数也很少见,但他们还是活了下来。仔细看每一道题,看看错误在哪里,哪些知识点是你没听懂或者还不清楚的。复习全书中的相关知识点甚至例子,让自己更安心,因为你真正达到了查漏补缺的效果和目的。

    其次,重复你做错的真题,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因为很多时候,如果你第一次做错了,下次你就不会再做,或者还会做错。错误的题至少做3次,以免出错。而且这三个时间应该间隔一段时间。真正的试题需要你自己熟练地写下步骤,即使你不会做题。做了大概5组真题之后,就会更清楚自己哪些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你可以总结一下你做错的每组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当时我总结了十几个薄弱的知识点,并写了下来。我还对每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突破。我当时犯的错误主要有两部分,一是高数中值定理,二是概率。理论中与求分布函数密度函数相关的综合问题。其他出错的小知识点我也都写下来了,然后一一解决。

    然后再做第二遍真题。根据李永乐真题最后的解析部分,可以一一做题。基本上可以做到,但是也会有误判的情况。如果你第一次就犯了错误,你必须更加注意。第二次测试时我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每天20页,总共大约300页。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也就11月20号左右了。因为有些内容比较简单,比如Line Generation的前两章。这两章总共约40页,一天(即三个半小时)即可完成。较困难的内容可能会较慢。

    完成这些还需要做1998年之前做错的题,但是题量比较少,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这期间我又做错了1999年后的题,当时是12月。所以总共1998年之前的真题我做了两遍,1999年之后的真题我做了三遍。我感觉很好。

    很多人把真正的问题留到最后。其实时间不够,真正的问题还需要研究。从10月份开始比较合适,或者早一点。但我们也需要保证全书这样的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所以我们需要有良好的规划。很多人11月份就开始考真题了,也还好。这样的话,后面的模拟试题的时间就很少了,几乎没有。不过真题至少学两遍,学透了,不做模拟题也问题不大。

    我们来谈谈如何模拟真题。拿一张白纸作为答题纸,将所有答案写在上面。一般来说,最好在2.5小时内完成模拟。如果不能完成,速度就上不去,考场上的不确定因素也很多。获得高分或理想分数将是非常困难的。

    只要坚持前面的复习,两个半小时内完成一套真题是没有问题的。我最快2个小时就做完了(那套题很简单,我就不说是哪一年的了),至少2小时40分钟。每次模拟从上午8 点开始,到10 点30 分结束。如果题目比较难,会给你半个小时的时间来检查,主要是检查选择题和填空题。一般来说,如果选择题和填空题错太多,基本不可能拿到120分。所以我会特别检查选项和填空,一般都能发现错误。在期末考场,我在最后半小时内查了一项选择和填空。尤其是填空题,计算稍有错误就会扣4分。因为选择题的计算量不大,所以后期会有特殊的方法来过滤不同题目的答案。

    我再提一件事:数学需要你付出不同的努力来达到你的目标分数。一般来说,如果你想在数学1中取得135分以上的成绩,你必须达到四分:

    1.对每个知识点都非常清楚,包括一些不熟悉的知识点(傅里叶级数、方向导数、散度旋度、欧拉公式、向量空间、假设检验、大数定律等等,很多)

    2、常规题型必须非常熟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

    3、后期要突破两个题目:一是证明题,二是物理应用题和几何应用题。

    4、做适当的模拟题(10套左右),确保自己知道如何处理疑难、奇怪的题。

    如果目标分数在120分以上,那么你必须熟练掌握基本题型和常规题型,然后再加上几个模拟问题就不大了。我当时的目标是130~135。我就是按照上面的方法做的。考试中有一道大题我根本不会做,但是我能得几分。其他题我可以做(包括概率方面的罕见知识点),但还是有两个问题。由于大意,我在计算大题结果时出现了错误,但幸运的是,我在客观题中只犯了一个错误,所以我的分数刚好达到了目标。

    最后补充一点,很多人在前期看全书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立马去问身边的同学。我想说,这个习惯是极其不好的。瞒着周围的同学影响了他们,也是一种浪费。自己的时间。说实话,书中的一切都非常详细。只要稍微动动脑子,翻翻课本,基本上就能看懂。只有几件事你无法理解。你可以当时把它画出来,等以后看到的时候再看。你会明白的。

    当时书里有6个地方看不懂,就写在目录里了。后来我发现当我第二次看全书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那种了解才是真正的了解,不容易忘记。最后,只有一件事我实在不明白,所以我把这个问题发布到网上寻求帮助。网上有很多专家,几分钟之内就有人回答。总之,不要总是问别人,先自己想一想,这样效果会更好!

    (摘自网络)

    如果同学们想了解历年分数线的变化,可以参考《历年十三大考研门类国家线数据图解》。

    全国成绩已经出炉。及时查看各类别分数线,关注分数线变化,了解分数线走势及变化解读,了解分数线背后各院校真实录取分数线。请注意:

    2018年考研:复试成绩查询(全)

    小编整理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关注微信公众号:跨考研,回复“真题”即可获取,说不定还能找到一起学习的科研小伙伴!

    2018年考研成绩查询及历届分数线查询34所独立院校成绩查询国线查询国线查询全国各高校成绩查询及复试调整须知查询34所自筹院校国线分数线和当年(2010-2017)的大学。历年全国分数变化解读。 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各类别成绩汇总。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