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2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2022年度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简章)
- ·下一篇文章:
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文学作品中的言外之意有什么特点)
在做行测片段阅读的主旨观点题时,大多数情况下文段中都会有明显的提示信息来提示大家文段的主旨观点所在,在选择时则需要选择文段中的原文原话或是同义转述即可。但是在做题中会发现有些情况下选择的正确选项并不是文段中某一句话的原话或是同义转述,而是需要根据文段中作者想要强调的重点推出来的,我们称这种情况的主旨观点为隐性主旨。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例题】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爆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强调( )
A. 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 蓝藻爆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 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爆发的根本措施
D. 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中公解析】本文段第一句话主要说蓝藻形成水华不好,接下来第二句接着第一句话的话题从两方面阐述蓝藻形成水华的危害,最终会导致生态失衡,所以此时我们知道蓝藻形成水华是不好的现象,第一句话属于提出了一个问题。之后的第三句话阐述了水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最终蓝藻爆发形成水华,这属于在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由此来看整个文段的行文脉络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当作者提出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危害以及产生的原因,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问题,而是要去解决它,因此我们此时就要选择一个解决文段问题的对策性选项。经过文段的分析形成水华的主要原因是归结在人们的不当行为造成了水体污染,所以选择的对策性选项也应该是从这方面入手来进行解决的,即应该治理水体污染,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
做完此题会发现C选项并不是文段中的某一句话的同义转述,是通过作者的写作意图推出来的,这种情况就是隐性主旨。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介绍的隐性主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第1篇 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文学作品中的言外之意有什么特点) 作者:admin
在做行测片段阅读的主旨观点题时,大多数情况下文段中都会有明显的提示信息来提示大家文段的主旨观点所在,在选择时则需要选择文段中的原文原话或是同义转述即可。但是在做题中会发现有些情况下选择的正确选项并不是文段中某一句话的原话或是同义转述,而是需要根据文段中作者想要强调的重点推出来的,我们称这种情况的主旨观点为隐性主旨
第2篇 202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2022年度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简章) 作者:admin
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招考又将大幕开启,今日起,2009年国家公务员招考接受网络报名。报考者可于今日8时至24日24时期间,登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提交报考申请。今年共有134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计划招考万余人。前日,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部门、职位信息等在人力资源社会
第3篇 图形推理 国考(图形推断国考真题) 作者:admin
判断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重要内容,考分所占比重可以达到“行测”总分的30%。在近五年联考中,大多数省份判断类题目数量为30~35道题,每道题分值0.8分左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判断推理一直是让考生“又爱又恨”的模块,“爱”是因为这部分考题题型固定、考点高频且技巧性强,属于备考“投入产出比”较高的模块;“恨”是因为这部分似乎
第4篇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公招7名公务员 5月11日截止报名成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招聘) 作者:admi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北京市录用公务员的有关规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所属规划监察执法大队和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面向2008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公开招考公务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考职位规划监察执法大队规划
第5篇 水土流失属于什么问题(水土流失的) 作者:admin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公考资讯网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