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点睛名句(2018年申论必背50篇)
- ·下一篇文章:
事业单位逻辑判断推理口诀(事业单位 判断推理)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判断推理:巧解朴素逻辑。
朴素逻辑这一类题目无论在我们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过程都有所涉及,也是常考题型之一,所以这类题目还是需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所谓朴素逻辑,它不同于我们的命题推理,也没有规范的推理规则,并且还需要同学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准确的作答出来,这也加深了这一类题目的做题难度。那同学们该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作答出此类题目呢?其实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我们要找准突破口。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现在想要到达一个大厦的19楼,有些人进入大厦找到了楼梯口选择爬楼梯,有些人进入大厦直接找到了电梯口选择乘电梯上楼,虽然最终都到达了19楼,但是谁更省时省力呢?结果显而易见。所以我们在作答这一类题目时就要找准“电梯口”,争取短时间内就准确的解答出此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如何找突破口。
一般来说找突破口的方式有两个,一个是从题干中找关联性较强的的元素作为突破口,另一个就是从题干中找确定项作为突破口。关联性较强的元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题干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而确定项就是题干中可以判断某一项确定为真或者确定为假时。
下面我们通过两道例题来理解一下:
例题:大学毕业的张、王、李、赵4人应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销售,一人做研发,另一人做安保。 已知:
①张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发;
③如果张没有做研发,那么赵也没有做行政管理;
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⑤赵不做研发,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
A.张做销售,李做研发
B.赵做研发,李做销售
C.李做销售,张做研发
D.李做研发,赵做安保
【答案】C。解析:观察题干发现安保、行政管理这两个元素多次出现,所以我们可以作为此题的突破口,由张、王、李不做行政管理可知赵做行政管理,再由张、李、赵不做安保可知王做安保。因赵做行政管理,根据③可得张做研发,则李做销售。故答案选 C。
例题: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梅说:“兰比竹小。”兰说:“我比梅小。”竹说:“兰不是三姐。”菊说:“我是大姐。”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道:“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依次为()。
A.梅兰竹菊
B.梅兰菊竹
C.兰菊梅竹
D.菊兰梅竹
【答案】B。解析:题干中说话的这几个人中,憨厚的张老汉他说话包含的信息更多,关联性强,并且也是相对于确定为真的,其他人的话不确定真假。所以从张老汉这句话作为突破口。由“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和菊说“我不是大姐”可知,菊肯定不是大姐,则菊撒谎,则可推出菊是三女儿,对比选项,可排除 A、C、D 三项。故答案选 B。
相关文章:
第1篇 事业单位逻辑判断推理口诀(事业单位 判断推理) 作者:admin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判断推理:巧解朴素逻辑。朴素逻辑这一类题目无论在我们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考试过程都有所涉及,也是常考题型之一,所以这
第2篇 申论点睛名句(2018年申论必背50篇) 作者:admin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辅导:申论点睛之笔(三),申论写作的文体是固定的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申论议论文要求在准确把握一定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必要的说明和引申,然后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这一写作过程需要考生写作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申论文章要达到
第3篇 情系乡梓的解释(情系家乡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乡情,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也是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忐忑,更是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念。自古以来,人们对故乡的挂念便萦绕心头,时至今日,乡情更是心中永难割舍的牵挂。感受乡情的呼唤,遵从内心的抉择,重归故土愈来愈被外出的游子所青睐。感受乡
第4篇 申论怎么做到语言简洁(如何提高申论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admin
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高分文章必然要求文体设定要准确,逻辑结构要完整,语言更要丰富。在此,华图教育专家就如何使申论语言更为丰富撰文一篇,以供各位考生参考。一、文体准确申论文章必须写成议论文。申论考试中,给出的题目并没有明确限定文体,但是,在题目的“要求”
第5篇 长沙招考257名公务员 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4月7日(长沙公务员考试时间2021) 作者:admin
昨日,长沙市委组织部、长沙市人事局发布《2007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每人只能报考一个职位凡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或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自2005年以来在全国和全省公务员公开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行为的人员,以及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均不得报名。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由市、区县(市)公务员主管部门与招考单位具体实施。每名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