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万能八条
- ·下一篇文章:我与申论那些事儿之九字箴经--失败经验贵如金
申论中的拙见,失败经验贵如金--备战2010国考
首先,真的要向广大的网友表示深切的道歉,国考之后,就很少来论坛了,把沉重的担子都卸给yoyo了,实在是对不起呀。为了弥补我的罪过,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公考感想(申论部分)
记得第一次参加公考,是本市的招考,刚开始接触没想什么,听师兄师师姐们都说行测是拉分的,所以在考试前的一个多月只练习行测。因为第一次考,所以比较兴奋,把行测和申论的参考书都买了,当时只有国考的书,也凑合着来看吧。申论的那本书可以说是只翻了前面几页就仍进冷宫。考试的当天,遇到大作文的时候,我停住笔犹豫着——该不该写标题呢?因为问题当中没有硬性要求,但是记得参考书上都有标题的,难道市考就特别一点?结果还是没有写标题。写作过程还算顺利,基本上是一气呵成。估计是因为高中的时候比较喜欢政治课,而且政治老师教会了我很多写作上的要点。成绩出来后,是68分,当时我不知道这分是算高还是算低,但是知道几个同学的分数都不比自己好,所以就暗自高兴起来,想想自己申论也不差,起码写作功底还是有的。因此,在之后的公考中我都没有特意地去复习申论。没想到一次省考的超低分拍醒了我的脑袋,也因此我参加了帮帮团,想着能否从中提高自己申论。很遗憾地说,目前的申论真的是摸不着路子,时高时低的,让自己找不到写作的方向,每次失败之后我都会努力地去找原因,例如:改变写作风格,变换写作句式,尝试去背万能八条(即使自己很不愿意去相信),等等的,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找到开启的钥匙,仍然是迷途的小羔羊。
现在我就流水账地说说我在申论考试中的感受吧!(大家觉得不对的就狠批吧)
1.在我看来,刚毕业的同学们写申论是最好的,因为他们保留着很多理论上的东西,没有被现实社会所侵蚀而沾污来思想。尤其是高中毕业的同学,他们正是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创新者,很多时候,都会试图用所学到的理论用于现实,而他们的理论都来自于官方,不能说百分百地是正确,但最起码是跟着大方向走,体现着一种政府意志,所以在写申论的时候不容易跑位。事物总是两面的,有理论固然是好的,但是缺乏实践,文章显然空洞,夸夸其谈是不受欢迎的,因此我们在写申论的时候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具体来说,一手抓理论,把大方针都定下,另一手抓实践,只有被现实所验证的政策才是正确的。所以,申论写作不只能是鼓吹政策,或一味地用实际来反对政策等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永远都不会错的。
2.很多人都这样认为“申论”即“申而论之”,我不否认这一说法。但我自己理解得很肤浅,申论只不过是议论文,在我眼中它们没两样。因此一直以来,我所写的申论都是严格按照议论文的格式来写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什么是,是什么,怎么样)。前面说过我的第一次申论考了68分,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写作模式,因此我就确定了申论的写作方式亦如此,加上参考书上都是这样子解说的。所以目前我还是认为这样的写作模式是对的。不过,具体考试的时候还是要看好题目要求,一般来说,统计历年的申论真题,策论文占的比例较多。虽然写作模式定好了,但是每一部分的字数比例还是相当的重要,结合我最近一次市考来说说吧。申论大作文题目是:(大概意思)说说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定位及如何体现这一定位。我的写作模式(62分):①用例子作引子带出问题;②分析原因(有主次);③明确政府的定位如何;④用具体的措施体现政府的定位;⑤总结。文章的字数着重放在③④。在网上看到一篇自说是得70多分的文章,他的写作模式是:①肯定慈善事业的作用(字数篇幅以我们论坛发帖为参考,两行);②一个转折带出自身的弊端(两行满);③过渡段中说出政府的定位(两行);④具体措施并参杂政府的定位(分六点,两行居多,个别三行)⑥总结。很明显地看出两种写作模式之间的区别,前者是把定位跟如何定位分开写,后者是把两个方面结合在措施中体现出来。不知道Q友会倾向于哪一种,欢迎大家跟帖来说说。
3.文章除了有一个醒目,吸引眼球的好标题之外,内容中的字词句还是很重要的,这就关系到每个人的文字功底如何了。有人认为自己语文水平不赖,所以申论不造成威胁。但是,高中的语文体裁更多的是散文,讲求的是形散神不散,这点可以借鉴于申论当中,可那生动活泼的形容词就不能盲目地照搬进申论里头,这会导致文章浮夸,没一点儿实际。我个人认为,申论写得好看的还是政治功底,特别是当中的哲学部分。哲学无论是在写作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起着无穷大的作用,你可以语句平凡,但是文字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就不能是平平淡淡的,毫无重点。之所以要提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单位里,有一个同事他文化不高,说活直率,很少用形容词来表达意思,从他平凡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他十几年来在单位中的阅历,恍然醒悟,他给我的启发就是:精简的语言里隐含着强大的爆发力。所以,在写申论中,不需要追求华丽的语言,只要你从头到尾保持一种风格(如动宾结构),那么你的文章就会给人一种很朴实,整齐,并带有哲理性。我们不妨在文章中多使用三、四字的词语或词语结构,例如:领头羊,排头兵,导航灯,与时俱进,与民同乐。还有多使用一些带有典故、科学意思的成语或词语,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鱼水关系,蝴蝶效应等等。
总的来说,申论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实现的,需要大家在漫长的磨练过程中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地积累。愿我们在申论版中不断提高,早日考上公务员。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