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知己知彼——申论常见的六种出题模式
- ·下一篇文章:2009年辽宁省公务员备考之制约申论高分四大问题解析
聚焦09辽宁省考:制约申论高分的四大瓶颈
一年一度的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广大考生可谓磨刀霍霍向公考,这段时间的复习是背水一战,最后一搏,非常关键。专家会对考生做一些指导。纵观历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始终是考生的弱项,也是失分最为严重的。调查显示,去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平均分仅为39.8分,《行测》科目平均分为51分。申论低分现象同样出现在辽宁省的公务员考试过程中。专家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在备考中存在着制约申论高分的四大误区,希望在最后关头能够引起考生的再次关注,争取考场上少些失误,多些得分。
误区一:心态问题——重行测,轻申论
申论高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成的,长期坚持不一定见效快,但抛在一边一定让你后悔。在公务员考试的准备过程中,很多考生认为申论短期内不会提高很快,就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行测的复习上,更是热衷于报行测的辅导班。实际上,考生的这种心态失衡恰恰是制约申论得高分的关键。不能从思想上摆正申论和行测上的关系,行动上就不能协调。行测重要,申论也重要,两者没有此轻彼重的比较,任何一门的失利带来的后果一样惨不忍睹。所以考生应该在心态上摆好位置,不偏不倚,对申论的忽视要不得。
误区二:“眼高手低”
在备考过程中,很多考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对教材的阅读上,忽略了实战演习。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看教材是很必要的,但是看终究不能解决问题,最后还是要落在试卷上的,如果缺少充分的练习,在考场上也不能得心应手。如果只是凭空的想,这个题应该这么答,没有实实在在工工整整的写在纸上,会导致考生在申论作答时不知如何下手,或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毫无疑问,实战演练可以明显提高考生的现场答题能力。考生在练习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真题和模拟题进行演练。真题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原题可能再次出现的频率低,但是基本题型、特点、方法技巧是相通的,在以后的公务员考试中屡见不鲜,对考生有相当大的启发作用。通过真题摸清命题人的喜好和出题重点,对考生复习事半功倍。模拟题不能随便练习,要挑选经典的版本。模拟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热点,也有助于考生对当前热点的把握和答题技巧的训练。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题,不要搞题海战术,要学会举一反三,真正吃透其中的答题技巧和运用原理。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但是做题思路是完全可以掌握的。
误区三:不按材料答题——头号杀手
申论答题的关键是“用材料说话”,根据给定的材料,经过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而得出答案的要点。每年的大纲中明确指出了,“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每年申论试卷起首的注意事项也指明了“请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请考生参阅历年真题)即便明文规定,考场上依然有很多考生我行我素,不按套路出牌。导致跑题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1、 直接用国家政策答题
国家理论政策是宏观的,具有指导性,而考题一般是针对具体问题的,需要在宏观政策的大背景下,仔细分析材料的特殊性。而有些考生忽略了这一点,考场上看到关于农民问题的考题,就把国家文件中关于三农问题的原文写上了。虽然理论功底很深厚,往往得不了高分,违背了马克思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2、 直接根据媒体观点答题
很多考生平时很用功,收集了大量报纸杂志对热点事件的观点和评析,考试时干脆把这些媒体的观点写在了试卷上。殊不知媒体报道的角度和出题人的角度是不同的。同一个热点事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具体怎么作答还应回归材料,脱离了材料凭自己想象,无论观点多么明确,文字多么优美,都已经离题了,高分是不可能的。所以,多了解一些观点,我们不反对,切忌照抄照搬。
3、 根据专业知识答题
公务员考试是面向不同专业的考生,具有普遍性。如果某个考生发现考题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接近,觉得自己很有优势,然后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作答,就大错特错了。出题人在出题时尽量避免受专业知识的影响,作答要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广泛性。所以考生发现试题内容很熟悉时,要小心了,不要轻易用专业知识答题,应该回归到材料,根据所问作答,这样才符合出题人的意图。
误区四:盲目押题,不脚踏实地复习
很多考生快到考试时,存在侥幸心理,盲目地相信押题,放弃了对教材踏踏实实地复习。这是考生备考的又一大忌。考生应充分认识到:压中原题的几率很小,命题人出题时会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即便压中了材料,题目也会有上千种问法,在有限的时间里,考生不可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整理一遍。专注于盲目地押题,只会浪费宝贵的备考时间,考生与其做这种无用功,倒不如把旺盛的精力放在对教材扎扎实实的复习上。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