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应考基础能力锻炼:如何树立正确的对策观
- ·下一篇文章:专家详解申论新题型,备战2010国考
三步走搞定申论归纳概述题!
归纳概括文中的重要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务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测试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才能取得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中的归纳概括题的胜利?
国家公务员网考试研究中心申论教研室阐述了如何从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要求入手,全面、准确地把握申论给定资料,准、全、深三原则来解答归纳概括题。
一、准确掌握申论要求
做题时一定要看清楚申论要求,严格按照要求来答题,不能答非所问,如要求概括主要观点,你却概括了主要内容。准确性还要求分清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问题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主次颠倒。
2007年某省公务员考试申论(A)第1题要求用200字以内的篇幅,对阅读资料内容加以概括。材料提供的信息很多,如海口“冬交会”的浪费现象,政府机构在办公用品采购上的浪费严重,政府超标公务车现象突出,政府机关用水、用电浪费严重等等,但归纳起来主要的问题还是政府机关浪费严重的问题。把握住这一点概括时才能有主有次,准确到位。
二、全面把握材料
做好概括题还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尽可能涵盖全部内容,要求对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的各个要点都要进行概括,尤其注意不能丢掉对反对意见的概括(除非只要求你概括赞成方面的内容),不能有重要的遗漏。如2006年北京市面向社会招考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第3题:给定资料探讨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几对矛盾问题,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归纳出这些矛盾。要求只说是几对矛盾,到底是几对,就要求应试者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尽可能地将全部矛盾都找出来。通读材料,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矛盾主要是:(1)外国人申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与我国自己申报的关系;(2)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与如何开发、利用及保护的矛盾关系;(3)在开发利用世界文化遗产中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的矛盾关系;(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关系;(5)政府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关系;(6)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7)政府运作与民间资本运作的矛盾关系。
三、忠实于资料
概括材料忠实于资料,即忠实于所给定的各个材料,一般不得随意改变资料的中心和要点,也不能随意改变资料的体裁、人称和写作手法。仅凭个人感觉而胡乱概括主题是申论考试的大忌。但是,忠实于资料也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在不改变资料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的前提下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完整、准确、提纲挈领地体现出材料的精髓。概括材料就如同漫画肖像,不能把原型画成一个骷髅架,而是要以极为简约的传神之笔勾勒出原型的典型特征。
总之,对上述三个原则既要坚决贯彻,又要有所侧重。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准”;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要“全”;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或主旨,要“深”。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