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高分需要把握住的几个要点
- ·下一篇文章:2002-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完全分析
夯实申论基础应答能力 轻松应对各类偏题怪题
“活拔绒”事件进入今年河南公考申论题目了,很多考生大呼申论题“出偏了”。是这样吗?关注时事的考生应该注意到,这是2009年3、4月间的新闻热点,许多媒体对此刊发了评论文章。事实上,“活拔绒”事件是在整个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际间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媒体攻略,贸易保护在动物保护外衣掩盖下的表现,同时,它也切切实实地给国内羽绒行业在国家竞争中既要熟悉规则,又要主动公关上了一课。
回头看考卷,要求写的题目有四:
1、针对前六段材料,概括“活拔绒”事件的过程(不超过400字);
2、针对后七段材料,分析媒体载文观点的异同(不超过300字);
3、要求对中国政府及羽绒行业协会提建议(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及可行性,不超过300字);
4、针对材料中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在网上发出的“不要再继续宣传和生产活拔绒制品”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1000-1200字)。
题目出的一点都不偏。还是传统题型——概括,对策,论述(对“媒体载文观点的异同”的分析是小评论,最后的议论文是大评论)。题目不偏,测查能力要求更不偏:“活拔绒”是经济事件,具体说是外贸领域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中,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经济事件,这是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必然遭遇和还将继续遭遇的众多阵痛之一。考生之所以觉得偏,是因为老以为申论热点就是自己感觉熟识的猜解纯熟的问题,其实不然。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公务员的基本素养,考生应试备考也应该从这方面入手,从公务员能力提升的基本要求出发,从应试作答的实际需要入手,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只要真正摆正公务员身份,从国家行政角度思考,紧紧扣住材料,紧紧围绕大局,就不会因复习偏了,而遭遇考场上无从下笔的窘境。
国考临近,不少考生出于考前焦虑,开始想尽办法走捷径,其途径之一,就是“恶补”甚至瞎蒙热点。我们认为,这是不可取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投机式复习法,很容易使得广大考生忽视国家公考选拔人才的内在逻辑,辜负国家人事行政部门通过考试以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人群的一片苦心,同时,我们必须严正指出,刻意猜解2010年国考试题热点,一方面很可能冲淡对申论写作思路、方法和表达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很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乃至于挂一漏万的情形,这样违背国考备考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不利于广大考生有效备考和长远利益。
众所周知,国考也罢,地方公考也罢,关注热点是必须的。因为热点就是那些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和注意的问题,就是那些党和政府依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施政方略。国考不可能为了适应小众或者极少数人的需要或者趣味而去在生僻冷门的问题上大书特书。热点问题,从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里就有了框架,在国际国内两个具体环境中有了思路,在中央—地方—县市—乡镇直到村级的具体实践中有了方法。
对考生而言,必须抓住大环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中,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在这种背景下,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由于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诸多的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决定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从而明确,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领会方针,掌握对策,这是决胜申论考场的重要保证。这个宏观观念必须有。然后就是要从中总结提炼思路方法和对策,重要的还是国考大纲里所明示的能力要素,阅读理解,概括总结,言语表达。而不是死记硬背死套套,硬框框。应对国考是如此,应对紧随其后的各地省考也是这样。
看一下与河南公考同时进行的北京公考,申论考查的是“北京交通”问题(一定要注意,这是省考,高度是限定的,不能笼而统之,说是“交通问题”)。材料涉及兰州老人斑马线砸车、杭州醉酒驾车撞人、实行单双号以及倡导购买环保汽车、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等,共10多份。申论题目是“一大三小”:大题是根据所给的酒后驾驶导致的恶性事故事例、有关部门整顿酒驾的措施、酒文化的利弊、行人自身问题、交通格局建设等材料,围绕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自选角度,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三道小题:简述酒驾屡禁不止的原因;对绿色出行提出合理建议;从资料中找出并论证关于酒驾的错误观点。在这里面,很难说考前关注“酒驾”就是抓住热点了。新闻媒体聚焦酒驾已经尽人皆知,考生予以重点关注不足为奇。问题是作答能否合乎标准,还是要紧扣材料,总结提炼,分析归纳,上靠方针,规范表达。而且考前对热点的剖析一定要着力于训练活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变技巧。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