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0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取胜的四点技巧
- ·下一篇文章: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名师指导申论解题方法及技巧
200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三大要素
北京市各级机关今年下半年的公务员考试公告终于在今天上午“千呼万唤始出来”,与此同时,也给即将要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列出了明确的“考试时间表”,即2009年10月31日举行考试。
细细算来,离考试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利用这段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考试的成绩是摆在所有考生面前的重要问题。那么就申论这一部分的复习来说,新东方北斗星的老师希望大家特别注意北京市公务员申论考试的以下“三大要点”。
一、申论材料集中反应社会热点问题,突出体现“北京特色”
纵观历次北京公务员考试真题,每一次考试的阅读材料内容都十分贴近广大考生的日常生活,这一方面是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性,让每个考生都能“有话可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选拔公务员的要求,因为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处理各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2005年的社招考试考查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关问题,2006年应届毕业生考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7年考查的“城市摊贩管理”,2008年考查的“行业协会监管”,在今年2月结束的北京市应届生考试中考查的“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都无一例外体现了这一特点,因此广大考生在平时复习要密切关注一些和北京的城市发展、民生、文化等相关的热点话题,注意在针对具体问题时的对策提法,学习这种行文风格。
这里向大家推荐两个很好的材料:《人民日报》的社论部分和《半月谈》,这些文章都很符合我们申论写作的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可以多多学习和借鉴。还有一本关于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的具体热点问题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