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问答:启发类题目的应答方法
- ·下一篇文章:2009年福建辽宁内蒙古海南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专家解析
名师点评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在考生备考申论的过程中,许多考生虽然学习了不少申论的写作方法,也进行了一定的练习,但是一方面不清楚在写作中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申论方法,另一方面不知如何评判自己的练习文章,不清楚自己的练习文章与一篇标准的申论范文有何差距,总结进步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考生存在的疑惑,为大家挑选了一篇2009年国考的申论范文进行点评,对范文的论点选择、论述方式选择、结构设置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2009国考申论范文:
优化政策,依靠科技
全面推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问题,而粮食生产问题又是农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全稳定。今年胡锦涛同志在河南农村考察时再次强调大力发展农业、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指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总书记的这一论断符合我国国情,是对粮食生产现状的科学总结,为粮食生产指明了方向。
发展粮食生产,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粮食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必须始终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来抓。我国人口众多,解决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树立独立自主的粮食生产观念。粮食生产决不能完全依靠进口,只有立足本国,依靠自己发展粮食生产才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之策。
全面推进我国粮食生产关键在优化政策。邓小平同志指出,好的政策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坏的制度使好人无法充分办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这充分说明一项好制度、好政策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首先要继续落实和贯彻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能够放心生产,安心投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搞好农村基础设置建设,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要鼓励农民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产量,打造品牌农业;第四,要稳定并逐步提高粮食保护价,保证农民增产增收,避免谷贱伤农情况发生。
全面推进我国粮食生产重点在科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盲目地埋头建设而不注重科技发展必然导致落后。农业是一门传统的产业,要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重点在发展科技。第一要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不断研制新的粮食品种,提高粮食抗病能力,增强农药化肥的有效性和无污染性,让农民进行科技化种植,提高单位产量;其次,科研院校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实现产学研相结合,鼓励更多的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第三,通过宣传和三下乡等形式向农民普及科技常识,提高农民科技水平,让农民能够真正实现科技种植,实现粮食的增产增收。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各级政府必须从政治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生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落实各项政策,着力加大科技开发力度,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范文解析:
这是2009年申论作文的一篇范文。本文是一篇比较典型的策论文,总论点是“优化政策,依靠科技,全面推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分论点是第一靠政策,第二靠科技。这一论断和材料中胡总书记在安徽、河南农村考察的论断一致,作为申论材料中的依据性材料,正确性毋庸置疑,考生选择这样的论点把握较大。
文章的标题是:优化政策,依靠科技,全面推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这样的命题结构是“4+4+总论点”形式,即两个四字格的对策加一句总论点,这种命题方式在政府文件中非常常用,考生也比较容易掌握。如“加快立法,加强监管,为网络发展保驾护航”,“提高认识,升级产业,切实做好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文中的论点应和标题对应,否则容易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
文章开头从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粮食问题的重视为切入点,联系材料中总书记到安徽、河南农村考察的实例开始行文。这一行文方式考生可以借鉴,就是以材料中的事例作为文章开头,再总括性的一句话概括。实际上,中央对于包括粮食生产在内的农业问题始终高度重视,连续多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关于农村问题的决定,以此为切入点还能体现出考生对于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把握。
第二段提出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主要包括认识粮食的重要性和粮食生产的独立性两个方面。正确的观念既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先决条件,也可以看成是对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在结构上可以理解为原因分析。
接下来两段作为分论点围绕总论点展开论述。一是全面推进我国粮食生产关键在优化政策,二是全面推进我国粮食生产重点在科技。需要注意的是,两条对策是以比较对仗的形式提出的,这能增加策论文的气势和整个文章的力度。考生可以借鉴,即提出对策的时候用“……是……的前提/关键/根本/重点/核心”等。这样能避免模式化的倾向。万能八条有较强的普适性,但必须要灵活演绎,才能避免和其他众多考生千篇一律的情况。当然,这样的用法也一定要结合具体题材,要贴切和恰当,否则可能形成另一种模式。
最后一段,比较常规,还是阐发意义,深化主题。考生需形成自己风格来阐述意义,而不宜一味的背诵模板结尾。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