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1年国考申论范文“新兴产业”
- ·下一篇文章:2011国考大纲解读申论写作指定“语种”
2011国考申论对策类试题解读--化零为整
在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类试题的作答中,“化零为整”非但不是一种戏谑的说法,反而是一记简单实用的妙招。
归纳整合,化零为整
在申论试题中,对策类的信息内容,诸如解决问题的原则、思路、做法、措施等,是分散错落于给定材料之中的,既可能通过成功案例、个别经验加以暗示,也可能借助专家观点、文件表述予以明示。蕴含于深层的需要挖掘,浮现于表面的需加提炼,散见各处的则要整合。因此,利用材料进行归纳整合,是解决“胸中无策”的一个简便方法。
首先来明确两个概念,即何为“归纳”、“整合”。其实很简单,“归纳”就是从一些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的概念、原则或方法,为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整合”则是把一些零散的信息穿联起来,形成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整体。如此一来则不难理解归纳整合法的内涵了。简言之,归纳整合法就是把散布在材料中的零散信息融合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进而再将其上升为一般性的原则、方法的过程。这里的一般性的原则、方法正是我们要找寻的“对策”了。以下是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实例来具体说明归纳整合法的使用。
例一:2008年山东公考第二题第二问,如果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解决给定资料提出的“农技推广服务”问题,该如何去做?
首先挖掘材料5中的关键信息:“乡镇直属站(所),全部改制为‘服务中心’,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走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将行政职能收归政府,经营职能走向市场,服务职能转给社会”。显然这些信息是分散的,但要表达的思想却是统一的,就是乡镇直属站要“改制”。且从“湖北省几年来整体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可以判定,该则材料所反映的是正面信息。稍加整理,融成一体后就是:乡镇直属站(所),全部改制为‘服务中心’,将行政职能收归政府,经营职能走向市场,服务职能转给社会,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随后再将这些具体的做法上升到一个一般的普适的高度,就不难“归纳整合”出第一条对策了。即:首先,要推动乡镇农技站改制。明确农技站应承担的职能,与政府部门要有所区别,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技站从乡镇政府的序列中分离出来,相应地转制为企业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另外几条对策也均可类推而得。
例二:2009年辽宁等地公考第二题,试分析“给定材料6-9”对加快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
我们来看拟制的第二条对策:对策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城乡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参保,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该条对策出自于材料7,材料7中第一个关键信息点为“浙江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正式实施”,第二个关键信息点为“《暂行办法》特设了多种缴费基数,城乡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参保,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政府补助的力度加大”,将这两处零散的信息加以整合,即为:政府补助的力度加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城乡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参保,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上升高度,变换成一般性的说法,如将“政府补助的力度加大”升华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最后即可得到此条对策。
网罗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它也是用好归纳整合法的前提。如何辨析哪些是“陪衬”,哪些是“关键”信息,需要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增强阅读的目的性,最好带着问题去读。要学会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让思维变得更加敏锐,以便更快更准地将关键信息锁定。此外,建议考生也要多积累一些既成的对策和措施。如多阅读一些评点时政问题的政论文章或历年来的真题解析等,看看他人是怎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如此不仅可以更加熟悉对策的提法和套路,使拟制的对策看起来更为老道;同时也会使很多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应对之法,让我们在执笔谋策之际更为胸有成竹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