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公文写作与处理题答案及解析-评析题五
- ·下一篇文章: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方法经验谈(九)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方法经验谈(一)
申论阅读能力提高经典途径
阅读材料不单单是把所给出的材料看一遍,而是要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梳理材料的关系,把握材料的层次,获得准确的信息,找到对应的答案。公务员考试信息网老师特别总结提高阅读能力的两点建议,望考生能熟练掌握,勤加练习,申论材料的阅读就是孰能生巧,在阅读过程中就会摸索出很多规律,进而让自己的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
第一、关注时政专题
时政是一个国家当前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本身就有较强的政治性,可能是单一的突发事件,也可能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的重大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时政所包括的方面较多,包括政治类、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卫生类、科技类等等,了解这些时政的同时,就是在了解国家的各个层面,是十分有益的。
关注时政一定要多看带有分析、观点的综合性报道,一般以四五千字的文章为宜,太少只能看到现象,没有深度,不能放映全面。
关注时政一定要学会思考。这就需要多看那些带有专家、部门对此提出对策的报道,只有现象的报道只能看到提出的问题,而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纵深感。通过阅读那些专家的观点、部门的分析才能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第二、练习检验
提高阅读能力,主要的途径就是经常检验自己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理解程度,具体方法是从报刊上找到一篇关于综合性内容的文章,通过具体的三个步骤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步:先从头到尾阅读一遍文章,阅读完之后合上材料,然后用口复述该篇文章的主标题和层次以及所包含的内容,必要时可以用手中的笔进行记录,检验自己理解内容的多少。
第二步:复述或记录之后,再次打开文章,用心记住每个层次的标题和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名、观点、事例,阅读之后合上文章再次进行回忆并记录,复述整个材料的关系和该问题涉及的主要方面或者是先后关系。
第三步:如果第二次阅读对材料的内容感觉还不是很清晰,再阅读一次后,要求能用树状图的形式对阅读的材料进行梳理,包括主标题、小标题、每个小标题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最后能用自己的话进行完整的复述。
方法和途径就给大家列举这些,周老师提醒大家关键还是要多写多练多阅读,一定量的练习之后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所以申论阅读不是一时的功夫,需要大家认真对待。最后祝愿大家在公务员考试中申论阅读取得不俗的成绩。
申论备考需要阅读的四类材料
阅读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选准阅读对象。就参加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而言,阅读的范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理论性著作
理论性著作简单地说就是讲道理的资料。理论性著作主要是写申论大文章和一些评论性质的题时用。最基本的理论就是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这些著作可以包括教科书,也可以包括部分原著。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学工科的考生会觉得这些东西很虚,读起来没有什么感觉,这是由于只看到文字,没有去思考,没有去理解这些理论中的深意。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如毛泽东思想中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一些人一看就觉得是老调重弹,没有什么意思。如果在阅读时结合历史和现实就能加深对这一思想的理解。自民国以来,我国国内的军阀混战,很多军阀不是依靠这个国家就是依傍那个国家,包括蒋介石都是如此。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不管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没有完全依靠苏联。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涉及金融危机、粮食安全和科技创新的问题,这就可以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角度去谈。强调我国在经济、技术和粮食生产领域都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新时期新条件下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光荣而伟大的传统。这样就可以从独立自主的角度写一篇见解深刻、观点明确的文章了,这不比那些千篇一律只会按照套路来写的文章更加漂亮?
理论性著作不一定就限制在教科书规定的范围之内,其他的一些比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中国古典诸子百家的经典书籍都可以读,在写申论时可以选取其中的和党的方针政策不矛盾的那些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持。同时也千万不要误解,以为要读这么多书才能考好申论。多读书固然是好,不过最关键的是读了之后要会用。就应对申论考试本身来说,阅读并掌握教科书中的内容就差不多了。文章写作都要求论述深刻,怎样才能叫论述深刻?说狭窄一点,只有有理论深度和高度,能极高明而道中庸才能叫论述深刻。
2、官方文件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中要求“语言表达规范”,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语言表达规范。语言表达存在偏差,或者感觉写起来有难度的考生,有必要去读读官方的文件。最集中、最好的官方文件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不管是中央的还是地方的报告都可以读,再一个是一些临时性的文件或者领导的讲话。阅读文件不仅能够培养语感,而且可以为答题提供背景性的素材。在阅读文件时,不仅要读内容,还要读它的句式。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工作报告都和申论考试有关系。
3、评论文章
阅读评论文章时要选准,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写得好,而且也不是所有文章都和申论考试相关。有考生经常听说要阅读《半月谈》的文章,这固然没有错,但并不是所有《半月谈》的文章都和申论主题相关,这就需要考生认真辨别,仔细筛选。
4、背景素材
顾名思义,背景素材就是和考试主题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有了这些背景素材就能丰富答题的内容,拓展答题的视野。
以上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需要阅读的四类材料,再次提醒广大考生,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一定要仔细甑别,避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一些相关性非常低的资料的阅读上。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