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年浙江省公务考试申论热点:官二代“红包”缩水
- ·下一篇文章:2014山东省公务员申论备考:如何成为“优秀考生”
2014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生态文明建设
地方要通过立法,让规划硬起来,使之不随负责人的意愿随意改动,不变成“墙上挂挂”的图纸,而是能够给社会以长期明确的预期。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确定了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清楚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目前,中央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决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研究落实各项重点任务。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国家层面来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及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都是必须扎扎实实推进的重要工作。但同时应认识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仅仅要在国家层面开展,地方生态文明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当前,特别需要调动地方积极性,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同步开展。下面几方面的工作尤其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开展好地方空间规划。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国务院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编制本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这项工作在《决定》出台的大背景下,应该有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地方人大要切实行动起来,切实划定当地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开发管制界限,并通过立法,让地方规划硬起来,使之不随负责人的意愿随意改动,不变成“墙上挂挂”的图纸,而是能够给社会以长期明确的预期。
充实完善地方的生态环境立法。在国家层面,当然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完善有关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的地方环境立法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地方颁布的环境和资源保护法规既有综合性的,又有单项性的。但这些法律、规定还存在与本地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地方特色、可操作性差、立法技术落后以及立法手段单一等多方面问题。要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予以改进、加强和完善,使地方的生态环境立法,成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制度的有效支撑。
构建和完善地方生态环境技术标准体系。我国目前已形成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环保部标准共同构成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地方生态环境标准是生态环境技术标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自1973年我国第一项环境保护标准发布以来,历经4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标准数量大幅增加,标准种类日益丰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大家对我国PM2.5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差距已有切身感受,也反映出我们的有些标准已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尤其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由于起步晚、发展慢,目前还难以满足加强区域环境管理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迎头赶上。
此外,地方在生态文明制度方面还大有可为,比如省市对下级政府考核怎样体现绿色和环保理念,生态文明政策创新等。因此,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地方政府不能缺位,必须发挥历史主动性和担当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