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生态文明建设
- ·下一篇文章: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
2014山东省公务员申论备考:如何成为“优秀考生”
第一,会思考。这是基础的要求。这里的思考,是结合题目紧扣材料的思考。题目是命题人呕心沥血之作,我们一定要善于对它们进行思考,认真审视每一道题,从字里行间去揣摩命题人的意图,然后在作答的时候,尽可能做到命题人的“要求”。阅读材料的时候,善于发现有效信息,明确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把握材料的含义,提炼观点,甚至揭示本质。
第二,有逻辑。这是有高度的要求,但对于优秀考生来说,这是必须具备的。所谓的逻辑,就是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就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好的申论答案必须有一定的逻辑。比如“如何看待某一社会问题”,普通的考生就会“我认为怎样怎样”,事实上,我们分析一个社会问题不是想当然的一步到位,而应该从该问题的表现、影响、原因、对策等四要素有逻辑的进行陈述,层层推进言之有物,动辄“我认为、我觉得”,不仅毫无逻辑而且荒谬可笑。
第三,擅表达。这是终极目标。你的思考、你的逻辑,最终都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很多考生感觉,心里千言万语,下笔晦涩难言,其本质是平时看的读的太少,脑子里没货。于是,下笔的时候不知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自己生搬硬造。比如有人知道“官商勾结”于是想到“官商分离”,事实上应该是“政企分开”,还有人提对策的时候,想说“多建一些过马路的设施,比如人行横道、地下通道、人行天桥”,她不知道这些都统称“过街设施”。因此,准备参加国考的同学,无比考前一两个月认真看看新闻节目,听得多了自然就写得出了,多储备一些词汇,百利而无一害。
总而言之,我们要做“会思考、有逻辑、擅表达”的优秀考生,积极主动的拉开与普通考生的分数差距,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直奔面试而去!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