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航班延误
- ·下一篇文章:2014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活着”走出来
申论高分技巧【全是干货】
先从大作文开始。并不是小题不重要,而是感觉我们在大作文方面的误区比较大。在此,我想说两个字:客观。
申论的大作文是不可以天马行空的,而是有规矩有限制。大作文的阅卷规则应该是主客观结合的,而且客观化是主要的。客观分为内容上的客观和形式上的客观,形式上的客观一般是指题干后面的要求,比如立意明确、结构完整、联系实际、字数要求等等。而内容上的客观则是我们比较容易忽视的,其实每套申论试题的主题都是唯一性的,而且通常比较明显,然而立意往往有很多,但是呢,最佳立意可能只有一个!尽管题目要求我们自选角度。
打个比方,假设今年国考地市级的最佳立意是“用幸福观(价值观)来解决社会心理问题”。如果咱们的谋篇布局的重点放在如何看待缺陷、拥有幸福,那么判卷的起点就是从二类文开始,如果通篇在讲如何解决心理问题,那么可能判卷的起点就是从三类文开始,也就是说,写得再好,也不过是二三类文章。至于写其他的,可能直接打到四类文,当然,在主题比较明确的情况下,完全跑偏的可能性也不大。
这就比较关键啦,申论是扣分制的,起点很重要,如果找对了最佳立意,那么即使后面的要求完成的不是很好,比如表达不太流畅,字迹不太好。但很有可能比那些文采飞扬、引经据典、字迹优美的卷子得分更高。
最后,说一下什么是立意,通俗点讲就是总论点,就是切入主题的角度(观点),有的时候甚至包括分论点,都是带有客观化的评判标准。试想一下,短短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的阅卷时间,又要保证阅卷的科学性,那些判卷老师看什么?首先就看我们的论点和分论点,先定一个档。然后再看其他的标准,不断地扣分、降档。。。当然,字迹和文采这些主观性的东西也很重要,也对分数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发挥这种作用的区间仅仅在于定档之后!除非你的字太差,直接打为四类,理由是无法辨认。。。。
既然论点都有一定的客观性,那么从哪里找呢?当然是材料和题目,那么我们就结合今年国考地市级的大作文来探讨一下。材料通篇都是在讲心理健康,就是最后一则材料提到了幸福观,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搭上桥,即这两个主体都要出现在我的总论点中,就是通过树立包容残缺的幸福观来解决社会心理问题。我是有依据的,就是题目,我把副省级和地市级的题目贴上来,大家看有没有什么不同。
副省级:“给定资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地市级: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看出不同了吗?如果没看出来,我再发一道离这个国考最近的下半年联考题,再做一次对比。
14年国考地市级: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13年下半年联考:“给定资料3”中提到“什么时候,在土地上耕作,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生?”请结合“给定资料”和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有木有看出来,地市级和下半年的联考都多了一个“和”字,这可要了亲命了,既要结合材料,又要思索那句话,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而副省级的只有结合那句话的思考,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全部来源于那句话,即慢生活。而地级市和下半年联考则不行。这就可以解释一个问题,相信有许多人至今仍在疑惑,联考的立意是什么呢?我没有参加那次河南联考,但是和许多参加过那次考试的人交流过,那次考试的材料全篇大部分都在讲粮食增收问题,而那句话的落脚点又在农民职业的问题,然而写农业的40来分,写职业农民的也40来分,前几天终于遇到一个60多分的,他的立意是改革、创新、改变之类的,几个分论点大致是:明晰承包权是改革的前提,技术是改革的依靠,适度市场化经营是改革的方向,培育职业农民是改革的主体和关键。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两个疑问:问题一、我也写到了技术、经营等方面,为啥我没得高分。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是问题是出在了表达的方向性上,材料就好像一把枪,我拥有了这把枪,但是往哪打,这里面就有学问了,同样写到了技术等几个方面,但是围绕的总论点不一样,表述自然不同,这就是指向性。问题二、改变、改革什么的是怎么得出来的?其实这也是省考和国考的不同,从国考行测中的常识判断和选词填空就能看出来,国考并不侧重于知识储备的考察,而是侧重分析能力,所以即使有没见过的常识和不懂的成语,大多数都可以通过上下文关系推出来,这样的好处就是最大可能的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因为公务员考试考的是能力,并不是记忆。省考这方面就稍差一点。下半年的省考如果你对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所耳闻的话,就会很快想到这篇大作文的立意。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前者是目的,也就是针对粮食安全、农业增收(保供增收)和农民增收(惠民生)的问题,后者是对策,即改革创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