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高分技巧【全是干货】
- ·下一篇文章: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中小企业成长
2014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活着”走出来
去年12月19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题为“基层公务员自述:每天擦桌子证明自己还活着”的报道,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看过后颇有感触。
记得刚入村的时候,先是从打字员、抄写员做起的,刚开始不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些初中生就能完成的工作,后来发现通过做打字员、抄写员能够了解村各条线的工作内容。熟知村里整体工作后,思考着自己以后工作的方向在哪里,找到这个缺口,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当时得到了村党总支书记的支持和全力、亲手指导。一年过后,取得了些许让自己喜悦的收获,感觉很快乐,看看身后的路,觉得基层工作没那么“躁”。
在2014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备考过程中,备考重点在于掌握申论答题技巧。对于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的了解与熟练,是公考取得高分的关键。申论是山东省公务员考试中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对于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淡然应局,让我们融入其中。当我一个人在值班的时候,时常想为什么老书记讲话,我爱听、愿意听,正是因为他们在基层岁月的经历,简单的事儿在他们那里有很多道理,复杂的事儿在他们那里做的很简单。基层的干部除了面对面与群众打交道外,还要与时间去抗衡,可最后,难熬岁月,到了村支书这个位置人生已度过大半。试想,用大半最珍贵的人生去思考农村,去思考基层,怎么不会让人震撼与叹服呢?
努力破局,让我们看透风华。一天三顿饭,顿顿要吃,可没有人愿意顿顿都吃的一样。人们总是撺掇自己去发现不同的食物,于是就有了“美食”。工作与生活相通相伴,每天做同样一件事儿,时间长了就是重复一种机械的动作。能不能换种思路去看眼前的工作,能不能趁着自己还年青在这个岗位上有所突破,想想办法,只要踏出这一步,也就成熟了。“破局”破的不是工作之局,破的是人生的困局,一种人生的升华。身边周遭的一切无论是好还是不尽人意,只要用心看透,就能在困境转变,就能在风华中看到问题所在。经常用心与基层的老干部聊天,你会发现那些干部说的很简单,很易懂,却很有道理,直指问题核心。
自信创局,让我们扬帆激荡。在农村,老百姓只认一个理儿,只要你这个干部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就认你,就愿意跟你走,愿意跟你所在的组织走。在基层工作,最容易出现“马太效应”,好之愈好,糟之愈糟,唯一的区别就是你敢不敢创局,自不自信地创局。真心创局,即使失败了,老百姓心里自有一杆“秤”。当蒋巷村支书常德胜为带领村民致富被骗去数百万巨款时,村民却始终不离不弃,最终成就了蒋巷村,成就了常德胜,这就是敢于创局、扬帆激荡的现世。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