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年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
- ·下一篇文章:2014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自断病腿
2014浙江公务员申论备考:农地入市
农地入市,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无疑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具体体现,是“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之措施保障。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份中央一号文件日前公布。明确,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解决“三农”问题,绕不开土地。现在的土地制度设计,农民并没享有对集体土地的处分权,因此也就无法获得土地出让之后的大部分增值收益。一幅农地通过一翻倒腾,转为工业或城市建设用地之后,市值数十倍上百倍地攀升,可是,这些钱绝大部分并没有落到农民的腰包,征地拆迁也因此成为社会矛盾的渊薮。农地入市,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既确立农民权益,提高农民议价权,又从中获得更多收益,无疑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具体体现,是“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之措施保障。不仅对中国土地市场格局,对农村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都不可低估。
缘于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有关土地政策的任何新变化,都可能带来诸多新问题,需要找到应对之策,及时化解矛盾,避免制造冲突。若其它制度未动,单兵突进推农地入市能否顺畅尚待观察。其一,农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入市交易,需要有明确的产权关系,而农地的产权归属又如何?现行土地产权规定,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集体”又是谁?这是一个在法律意义上模糊不清、在实际操作过程容易出问题的概念。即使明确为“村集体”,如何避免出现“亿元村官”,保证农地入市的收益更多进入农民口袋,仍是一个现实难题。
其二,农地入市的最优路径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左。按现行《土地管理法》,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是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依这个规定,农地入市必须绕一大圈——由政府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然后按照国有土地的批租制度进入市场交易——这和过去有什么区别?雁过之后,还能剩下多少“毛”?既然农地入市之目的就是要让农民多拿一点,萧规曹随显然就不合适。不想走老路,就有必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为农地入市荡平机制障碍。
其三,农地直接入市与地方政府征收之后再入市,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归属问题。农村土地转让增值收益让农民拿走,对于吃惯“土地财政”饭的地方政府而言,势必导致财政收入大大缩水,再也不能大手大脚花钱,甚至影响到政府运作和官员政绩,不习惯、不支持在所难免。按农业部部长透露,农地入市有三个限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要符合规划、用途管制。这意味着,只要地方政府让农地入市的意愿不足,其手上仍有“法宝”可用。因此,农地入市有必要考虑这个因素,减少入市阻力。
当然,农地入市的障碍或风险远不止这些,还有通过土地交易出现土地垄断、成为资本盛宴、小产权房、楼市崩盘风险等等。农地入市政策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同时也要解决执行过程出现的问题,保障良好初衷化为美好现实。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