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应用文写作高分技巧【汇总】
- ·下一篇文章:申论考试最新阅卷规则【汇总】
申论高效阅读材料的技巧【汇总】
阅读应有四大意识
申论阅读在历年公务员考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做申论阅读题前应该具备哪些意识才能做好申论阅读题的解答呢。
下面,公务员考试信息网为大家总结了四点,供考生参考。
一、时间意识
阅读给定资料用多长时间为宜?这涉及怎样合理分配作答时间的问题,要从作答的全过程来统筹考虑,必须把阅读时间与作答的整个时间计划联系起来。在省考公务员考试两个半小时的作答时间中,专用于阅读的时间为40分钟为宜。
要根据申论作答的时限要求,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在阅读给定资料前,先看一下试卷后部的试题,了解作答要求,明确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的去读材料。边阅读边思考,识别材料中哪些是与作答有关的,哪些是无关的;有关的材料之中,关系密切程度、价值大小,以此来决定哪些材料应精读,哪些应略读,为随后的作答做好准备,既节约时间,又提高效率。
二、关键词意识
我们表述观点遵循首句原则,把最重要的话放在最前面来说,申论中给定资料也是如此。关键词、主题句体现要点,而主题句通常是首句,关键词往往在首句中,因此,要注意从首句发现材料蕴含的主要信息、主要观点的关键词、主题句,找到了关键词、主题句,也就等于抓住了材料的要点,由一点通而达到一句通、整段通、全篇通。关键词、主题句也并非全部遵循首句原则,材料的尾部、腹部都可能不规则地分布着对于理解材料意义起关键作用的词或句。因此,在阅读中就要保持“火眼金睛”,睁大双眼去发现那些具有实质性和关键意义的词和句。
三、答案来源意识
作答申论感觉理论储备不足,下笔无从着手,这并不是影响申论作答的关键——背景知识的储备、基础的理论修养不可没有,但更直接的依据在于给定资料。在作答过程中,要根据每一题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努力从材料中找事实、找观点、找理论、找对策,用材料来支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观点,以符合“紧扣材料”的作答要求。尽管作答申论的原则、方法有千条万条,但是依据给定资料作答,“紧扣材料”始终是最根本的一条。
四、材料意识
阅读给定资料的同时必须理解材料,对材料的价值和作用进行辨别、做出判断,进而做出取舍——精读并利用有价值的材料,略读并舍弃没有利用价值的材料,这是作答申论试题的前提。阅读材料的同时,要对材料的性质、作用迅速加以判断,认清哪些材料是反映事实的,对于概括问题、论述问题具有依据价值;哪些材料是说明道理和观点的,对于分析原因、拟定对策具有参考价值;又有哪些材料是没有直接利用价值,起混淆视听、干扰判断作用的。在准确辨别的基础上,为作答中利用材料,决定材料的取舍提供依据,快速决定哪些材料值得利用、哪些必须扬弃。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利用材料,符合作答要求,才能节约时间和精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