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出彩加分名人名言
- ·下一篇文章: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学校和社会是否真从投毒案中吸取教训?
2014江苏省公务员申论备考:土地流转应设置上限吗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放开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和范围,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农村的土地承包显得更加灵活、自由。在一些人想借助这个政策大显身手的时候,另一些人对这个政策的出台则表示了担心。
有人指出: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拥有率跟日本相似,对于土地流转,要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制,应当制定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日本规定是3公顷/人。我们也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具体多少根据情况来定,要防止土地过于集中,把土地流转可能产生的弊端限制到最小程度。同样,也必须规定拥有土地的最低限额,土地已经减少到口粮面积的标准,只有二分地、一分地,这样的农户不准再出让土地。
这样的担心看上去是很有道理的,真的如此吗?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中国和日本的情况。人多地少确实是中国和日本的共同点。但是中国和日本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其中最大一个不同就是地形地貌不同,日本地域狭小,中国的主要产量区都是大平原。在一个很狭小的地域中3公顷算是很宽的面积,如果在开阔的平原上用大型机械3公顷的地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耕作。此外,我们和日本不同是,我国目前存在大量的抛荒现象,很多人不是闲地太少,而是闲地太多。一方面大量的土地没有人耕种,另一方面又限制想种地的人种地,这样的担心不能不说是多余的。
其次,这个观点担心“土地过于集中”,因此应该制定“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这样的说法有点不知所云。首先,中央一号文件放开的是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而不是土地,其次我们国家的土地是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个人只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所以根本谈不上对土地的拥有。最后,观点要求“只有二分地、一分地,这样的农户不准再出让土地”。这样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如果一个人承包了1000亩地,但是中间有一、两二分地不准出让,这样这1000亩就不能连成片,从而达到限制土地耕作的作用。我们稍微有点常识就会知道,一、两分地能够保障什么呢?如果只有一、两二分地农民的生活来源还可能会是土地吗?不要忘了,现代社会和传统的农业社会不一样,农民不止种地一条路,对于一、两二分地的农民,从事其它行业才是他必然的选择,并且也恰恰是因为只有一两分地,才更加应该转让。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上,慎重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能胡乱对比,去借鉴一些不适合我们国情的经验,也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使改革增加一些多余的担心。我们应该胆子大一点,政策活一点,这样才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的机遇,为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