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总体思路)
- ·下一篇文章:
数字密码课程是干嘛的(数字密码课程)
很多地区的教师招聘考试都会把新课程理念作为重要的考试内容,关于新课程理念的资料很多,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常有抓不住重点之感,中公教育讲师韩芳晗为广大考生整理了新课改理念考试知识点,并编制成“数字密码”,考生只要掌握这些“数字密码”,就能从整体到细节全面把握新课改的理念。
一个“1”——一个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个“3”——三维目标、三级课程、三大学习方式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的三级课程是: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两个“4”——四个方面的转变
1.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新课改要求教学观的转变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一个“6”——六大方面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字密码课程是干嘛的(数字密码课程) 作者:admin
很多地区的教师招聘考试都会把新课程理念作为重要的考试内容,关于新课程理念的资料很多,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常有抓不住重点之感,中公教育讲师韩芳晗为广大考生整理了新课改理念考试知识点,并编制成“数字密码”,考生
第2篇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总体思路) 作者:admin
[现状分析]从国际经验来看,以医疗服务而不靠药费来维持医院运营,是一个趋势。一所医院的收入70%来自于医疗服务收费,30%来自于检查、药品等收费项目,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而我国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中,药品加成是大头,一般占四成左右。因为医疗服务价格普遍低于成本,财政补贴又不到10%,只能靠药费、检查费贴补亏损。湖北省价格成本调查队曾对省内53家医院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医疗服务的价格平均只有成本
第3篇 2006年申论国考真题(2006年公务员申论) 作者:admin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二、资料材料一2004年,重庆市共对500多个单位和部
第4篇 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什么意思(密不可分是什么) 作者:admin
归纳概括题是申论考试五大题型之一,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各省公务员考试,处处都有概括题的身影。从答题难度来说,概括题难度较低相对简单,但是真正拿到概括题的分数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众所周知,考生在作答申论试题时不能天马行空、脱离材料,而应该依据给定资料提炼或分析出答案要点。依据材料是申论作答的第一原则,是考生应时刻牢记的。而归纳概括题
第5篇 申论的写作结构(申论大作文结构怎么写好) 作者:admin
一、文章结构的要求首先要做到完整,即包含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建议使用总分总结构,因为假如使用总分结构,可能会让考官觉得没写完,而使用分总,又会让人觉得观点不明确。其次,无论使用什么样的结构,都要保证各个段落的逻辑清晰。二、常见的三种结构【策论文】P1:解决养老难题需强化政府责任P2:解决资金难题P3:解决体制难题P4:解决服务难题P5:总结对策,利国利民【政论文】P1: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