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对照实验是求异法还是综合法(你们在探究过程中设计的对照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
- ·下一篇文章:
储备先贤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先储备是什么意思)
认真翻阅近几年国考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老子、孔子、《易经》等古代先贤及著作的出镜频率极高,这也与当下我国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及国家层面提出的文化自信不谋而合。对于各位考生而言,如果没有一些传统文化的储备,那么对于申论应试来讲确实难度颇高。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一起梳理一下申论材料中出现的先贤思想吧!
一、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唯一著作《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以道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中古代所有文化的精髓及自己观察思考的心得,博引宇宙人间自然的千变万化,凝炼成五千字,分八十一章阐述“道”的神妙,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不贯通,把上古思想汇成深深的海洋,因而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广博深邃,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座辉煌的思想丰碑。
1.“有”与“无”的辩证关系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这里讲的“有”是指实的物体,“无”是指虚的空间。告诉我们,其实无和有是不能分离的,只有无和有适当的搭配才能起作用。
2.“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里老子说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主要讲述了一、二、三这几个数字,并不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
二、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义有多种。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另一理解为 "智者乐,水" --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仁者乐,山" --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
“不学礼,无以立”
礼,恭敬辞让、恭俭庄敬,于政治而言是君子必知的礼仪,于社会而言是君子立身之本,于个人修养而言是君子修身之要。人不知礼,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如何自立为人?
“过犹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这表达了孔子论语中的中庸观点,意思是对于事物不要过度追求,也不能过于畏缩不前,要适度中庸的对待。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考生们在国考阶段不要忽视人文常识方面的积累,对申论备考会有极大的帮助。
相关文章:
第1篇 储备先贤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先储备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认真翻阅近几年国考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老子、孔子、《易经》等古代先贤及著作的出镜频率极高,这也与当下我国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及国家层面提出的文化自信不谋而合。对于各位考生而言,如果没有一些传统文化的储备,那么对于申论应试来讲确实难度颇高。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一起梳理一下申论材料中出现的先贤思想吧!一、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思想,集中体现
第2篇 对照实验是求异法还是综合法(你们在探究过程中设计的对照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 作者:admin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判断推理题库之《从实验的角度看求异论证——注意设置对照组》。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在行测考试中,可能性推理是逻辑推理当中的一类题型,是一种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又往往会有很多陷阱的题,其中很多的题目都会涉及到做实验,今天我们就从实验的角度来学习一下求异论证。求异论证简而言
第3篇 心律失常医考视频(心律失常考试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心律失常是循环系统中的常见病,也是医疗招聘考试中的常考点。但由于大部分护理的考生来说,离开学校、临床工作,脱离课本的学习,对于知识的遗忘很多。尤其是对于循环系统的知识,大多也是掌握的不好,所以这里对于心律失常做简要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心律失常临床上主要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以及颤动。窦性心律失常又分为心动过速、过缓及心律不齐。但一般多为生
第4篇 跟随时代大潮国考申论(跟随时代潮流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时代,经济发展稳步向前、人民生活富裕充实、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向上力量。然而与之相对的却是一些人在物质生活中日渐迷失自我,沉迷个人享乐,不关心大时代的现实问题和自己肩负的责任。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关注现实,关注生命和生命层次的提升,作为新时代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听时代的“招呼”,竭尽全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为国利民
第5篇 官赖,政府之殇(政府官员之官运百科) 作者:admin
“国以诚立心,人以诚立身”,政府是国家的管理者,也是社会诚信的奠基人,坚守政府诚信有利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然而,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官赖”横生,有恃无恐,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破坏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之殇。在政府欠债不还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