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给定资料的申论试题变化趋势与规律透析
- ·下一篇文章:公务员2009年考试申论四大黄金备考法则
七省联考公考申论范文
浅谈地铁建设进程中应如何“科学”避免地陷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面公共交通的不足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城市化的延展极为依赖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但是,地下轨道交通的“过度”和“过快”发展却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地陷”问题。而“地陷”从学术角度解析,是地面沉降的一种,特指地面由于地下物质移动而发生的渐进下陷或急剧下沉。“地陷”更多地并非属于天灾,而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脱离“科学发展观”的“负产物”。
为何城市化进程中屡屡出现“地陷”现象?就其原因,广州的戴斌老师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是地质因素。部分地铁施工地点土质疏松,为最终的地陷埋下隐患。其次是施工因素,包括施工人员的素质不足及施工过程中的监管不力。再次是技术因素,施工和布点过程中,技术环节把关不严也是原因之一。
然而,从背后更深层次原因剖析,问题的核心却在于,少数地方政府错误政绩观指导下过于求快,脱离科学发展观所导致。许多城市地铁工程都被列入了政绩考核指标当中,如何赶在“限期内”完成工程成为一根隐含的“指挥棒”,间接导致了“地陷”问题。
面对以上各种形形色色的原因,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地展开我们的对策,以逐步解决地铁修建过程中的地陷问题:
一、为防止为地下水事故在修建地铁隧道时频发,应将地下水管道铺装比地铁修建位置更深的地下位置。
二、构建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所有独立进行生产活动的企事业单位都必须建立劳动安全体制,任命或指定劳动安全卫生负责人,监督和指导企业的安全工作。
三、施工前要组织地铁修建方面的专家,针对修建地点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测和调研,对不同地质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四、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大施工的监管力度,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要求实施,彻底杜绝豆腐工程。
五、对已经发生安全事故的事件,要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六、转变传统的政绩观,避免政绩考核指标片面地与GDP挂钩,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城市化进程,使狂飙突进的地铁施工适度“降温”。
七、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鼓励进行地铁修建技术的创新,逐步提高地铁施工的技术,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八、通过专业培训班等方式,全面提升地铁管理部门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防止“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形。
九、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意识,防止人为失误所造成的“地陷”现象,同时减少地陷可能带来的人员伤亡。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问题的核心不外乎“科学”二字,地铁的修建本来就应该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精细活,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缺乏专业性。戴斌老师认为只有在修建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能科学化,采用严密的“监督”和精细的“指引”,地陷问题才不至于成为其中的“心头隐患”。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