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精准脱贫是从哪年开始的(精准脱贫户住院报销比例)
- ·下一篇文章:
年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的区别(平均数增长量和年均增长量的区别)
通过对近几年行测资料分析的考点分析,发现近年来关于“增长”的考察依然是高频考点,除了普通增长,年均增长量与平均量这两个概念所占题量也越来越大,但通过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众多考生对于“年均增长量”与“平均量”的概念和应用还是混淆不清,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就带大家学习两者的区别。
首先,从两者的概念来区分:年均增长量是指假设每一年较之前的年份都以相同的增长量在增长;而平均量是指某统计量总量与份数的比值。
其次,从题干的问法区分:求年均增长量的一般问题形式为“某指标平均每年增长多少+单位”,而平均量的一般问题形式为“某指标平均每年+单位为/是多少”。其实大家不难发现,年均增长量与平均量的问法区别很大,尤其年均增长量的问法跟增长量的问法相似,都为“增长”后边加单位,而平均数虽然有单位,但是不会体现“增长”的意思。
掌握了两者的概念和问法区别后,那么接下来,通过几道例题来进行进一步的区分:
例1. 2010-2015年全国大豆产量(单位:万吨)
问题①:2010年-2015年,全国大豆产量平均每年增长多少万吨?
问题②:2010年-2015年,全国大豆平均每年产量为多少万吨?
【中公解析】从问题的问法形式来看,问题①求“平均每年增长...万吨”,即增长+单位,所求为年均增长量,根据,可得2010年-2015年全国大豆的年均增长;问题②求“平均每年产量...万吨”,即平均量,根据,可得2010年-2015年全国大豆平均每年产量为万吨。
例2.2008-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为61330亿元、68518亿元、83102亿元、103874亿元、117210亿元。
求:2008-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多少亿元?
【中公解析】根据问法“增长+单位”可知,所求为年均增长量,为亿元。
例3.2012-2014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分别为689万人、700万人、721万人。
求:2012-2014年全国平均每年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为多少万人?
【中公解析】由问法“平均每年...万人”可知所求为平均量,为万人。
通过对概念的回顾和上述例题的分析,其实发现“年均增长量”与“平均量”是非常简单的两个概念,相信大家已经能够准确掌握两者的区别。从本质的含义区分,再加上对题干问法形式的不同,就能非常清晰地了解两者的不同之处,此外,在掌握了两者区别的基础上,大家还需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通过理论与刷题相结合,在刷题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两者的区别,这样在以后就不会出错了,在考试中遇到两者的考点时就能更加游刃有余。
相关文章:
第1篇 年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的区别(平均数增长量和年均增长量的区别) 作者:admin
通过对近几年行测资料分析的考点分析,发现近年来关于“增长”的考察依然是高频考点,除了普通增长,年均增长量与平均量这两个概念所占题量也越来越大,但通过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众多考生对于“年均增长量”与“平均量”的概念和应用还是混淆不清,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就带大家学习两者的区别。首先,从两者的概念来区分:年均增长量是指假设每一年较之前的年份都以相同的增长量在增长;而平均量是指某统计量总量与份数的比值。
第2篇 精准脱贫是从哪年开始的(精准脱贫户住院报销比例) 作者:admin
【导读】十九大报告提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就是脱贫攻坚。要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的整体贫困。目前我国贫困现状是脱贫难度大、成本高。所以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精准”二字体现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即哲学里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致贫原因千差万别,比如因病致
第3篇 类比推理解题方法(类比推理解题原则)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判断推理解题技巧之类比推理解题技巧分析。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类比推理是考试当中逻辑判断的重点考察部分,每一年必考,并且分值较高,在事业单位中考察的量也比较大。由于类比推理属于半
第4篇 申论写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申论写作应注意的事项包括) 作者:admin
2015年公务员联考即将来临,在申论考试中,文章写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注意的事项是比较多的,也有很多不被考生注意的细节会导致丢分。接下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主要从卷面、字迹、和结构来重点谈一谈文章写作的要求,以便为正在冲刺备考的考生扫清“障碍”。一、卷面要整洁对于部分考生而言,他们从来就没
第5篇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一年一次的国考备战,许多考生早在五、六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到现在为止,复习已经进行了一轮甚至几轮,对于这部分考生,该如何科学的利用考试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奉上针对此类考生的复习计划和方法,希望能对考生的进一步复习有所帮助。有复习基础的考生相对于没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