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科研创新政策(科研创新发展)
- ·下一篇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的发展(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经济特区)
【导读】
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先后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特区建设是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新时代,开放再扩大、改革再出发,必须再次下好特区建设这个极具深远战略意图的“先手棋”。那么,关于“特区建设”,在今年我国各类公考中热点的考点又在哪里呢?
因此,带着这个问题老师今天主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特区建设”的核心知识点,并通过例题的形式进行深入的剖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特区建设核心理论分析
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1988年4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2018年,适逢海南岛建设经济特区30周年纪念日。4月13日,习近平出席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讲话指出:总的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勇立潮头、开拓进取,发挥了改革“试验田”和对外开放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40年特区建设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充分证明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充分证明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二、经典考点再现
1.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一项伟大创举,特区的“特”强调的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B.实行特殊的政治体制
C.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D.有着特殊的生活方式
【答案】A。本题目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特区的性质。经济特区的“特”字主要表现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B和C选项涉及到国家基本制度,必然是错误选项。D选项,不论是否特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会产生变化。故本题答案选A。
2.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岛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是经济特区的一项重要职责,目的是探索改革开放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开路。
A.边走边试 B.先行先试 C.摸着石头过河 D.先试后行
【答案】B。该题属于综合性考题。结合了政治中特和时政考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先行先试是经济特区的一项重要职责,目的是探索改革开放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开路。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C选项容易成为干扰项,邓小平曾强调“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摸着石头过河”,是在勇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是改革开放3条经验——“猫论”、“摸论”、“不争论”中的其中一条。故本题答案选B。
三、高分技巧
结合上述对改革开放相关的知识点举例分析,对于“经济特区建设”在公考考试中的常考考点,各位同学应该已有宏观的理解。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相关知识考点,建议从以下方面作切入:
第一,识记考点。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考点主要在事业单位考试科目“中特”,以及时政中体现。因此,第一步对于国家最基本的经济特区方针政策必须了然如胸。
第二,于细微处理解。政治学科切不可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否则“事倍功半”。比如说,大家在学习经济特区知识点的同时:第一步必须记住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事件;第二步,经济特区设立的原因搞清楚;第三步,把经济特区这个政策放大到国家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大环境下去思考,如经济特区和国家总布局“五位一体”存在何种关联等等。
总之,必须“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大家做题时的正确率才能有效保证。
相关文章:
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的发展(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经济特区) 作者:admin
【导读】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先后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特区建设是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新时代,开放再扩大、改革再出发,必须再次下好特区建设这个极具深远战略意图的“先手棋”。那么,关于“特区建设”,
第2篇 科研创新政策(科研创新发展) 作者:admin
科研创新应瞄准国家需求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我国的
第3篇 现象与本质相结合的政策(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 作者:admin
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唯物辩证法一直都是重点内容,它的知识构架包括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两大特征是联系和发展,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包括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偶然性和必然性、内容和形式。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现象和本质”。1.现象和本质的含义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
第4篇 怎样看待培训机构(如何看待培训学校)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面试热点汇总,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事件概述】提高班、尖子班、精英班、培优班、强化班……近年来针对中小学生的各类校外培训班市场火爆,培训机构蓬勃发展,大有喧宾夺主取代公办学校之势。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数据显
第5篇 拉动增长什么意思(拉动增长率概念) 作者:admin
在行测的资料分析中,增长是最基础的考点。但是随着考生刷题量的增加,许多考生会遇到一些非常规的问法,这些问法涉及的考点是需要学习的。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增长的另类考法——拉动增长。一、拉动增长的含义拉动…增长是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长量造成总体量相当于原来的增长,用于分析某部分的增长量拉动整体增长程